广告
双向互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协同演化
2025/4/3 11:26:16     浏览次数:1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林海瑞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绵延发展,孕育出了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在历史长河中始终闪烁着光辉,照亮着中华各族人民前进的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命脉同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命脉相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命脉所在,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全体成员的内心深处,并外化为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言行举止。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在共同开拓辽阔祖国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进程中融聚而成的民族实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五千年各民族的共同实践,而各民族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者,二者始终相互交织,命脉相连,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并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到达的地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随之到达。甚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速度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速度还快,在中华民族国家势力尚未达到的地方,就已经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援引的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是由中华民族几千年“大一统”思想及其举国体制而形成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一个民族共同体。古往今来的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因不断地交往交流交融而逐渐形成了民族共同体和文化生命体。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始至终都以各民族间的迁徙、聚合、战争为中介,经过五千多年的交往交流交融,断吸收各民族的文化养分,最终凝练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相向而行、正向共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而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援引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引领走向未来的文化基因,是它共传共享、赓续发展的全部价值和合理性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演进过程中累积下来的时代精华,同时又内在地规定了其后续的演进逻辑......使中华民族的发展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内在逻辑和发展道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运用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作为一种集体记忆的文化,我们必须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培育出文化自信的宏大气度。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全体成员无不将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为政以德、以德立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居安思危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记于心、化之于行。从这个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这些内容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历史机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统一。在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有共创共传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民族组成了一个共同体。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有机统一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完全能够实现有机统一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演化历史完成了有机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华民族“自在”共同体、“自觉”共同体、“自立自强”共同体的演化历史始终保持高度统一性,始终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衰起伏而共创共传共享。无论是民族间的相互争夺、相互战争的时期,还是各民族在政治大一统、经济大一统、文化大一统、社会大一统进程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创共传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都不曾停歇。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始终是一个无法分割的“共生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忠实传承和不断弘扬,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起着导向、引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的作用。共创共传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文化认同的自觉行为,是中华民族对文化自信的表现和彰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向对象做到了有机统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服务于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不仅能够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且能够引领、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丰富的文化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导力量实现了有机统一。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共创共传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者、实施者和坚定执行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所有民族工作向此聚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生”“有机统一”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受者,中华各民族共同铸就中华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

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形成、发展和壮大,自始至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本质性揭示,“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塑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全体成员共创共传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引领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全体成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伟大实践的现实场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有效之举。(中共南华县委党校  王志强 许鸿英)


24小时热文